“‘海絲’建設的最核心地方”
昨日,中國作家海上絲綢之路采訪采風團蒞泉,先后深入晉江安平橋、草庵摩尼教遺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開元寺等地,感受泉州海絲文化獨特魅力。
此次采風活動由中國作協組織,日前在海南省啟動,結束福建活動后還將到浙江和山東沿海重要港口地區進行采風。主辦單位希望作家們在采風中用心感受、積極思考,既主動深入發掘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歷史留給我們的文學養料,又密切關注沿線人民的現實生活,創作出反映深厚歷史遺存與鮮活時代氣象的優秀作品。
泉州厚重的歷史令人震撼
“一路走來,泉州是‘海絲’文化最核心的地方,這里厚重的文化和‘海絲’史跡令人震撼。”中國作家海上絲綢之路采訪采風團副團長、解放軍航天系統部創作室主任、小說家陳懷國說,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悠久,為大家留下了無數傳奇,當代人應從其豐厚的歷史積淀中吸收營養。
陳懷國說,泉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偉大工作中還有許多事情要做。歷史上,泉州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運進來的不僅僅是香料等,更重要的是文化、宗教等。當然,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我國輸出去的也不僅僅是商品,還要輸出文化等軟實力的東西,這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早在宋朝,泉州的造船術就是世界一流的。當時蘇東坡從泉州去海南時,就指定要用泉州制造的海船。”福建省作協副主席、冰心研究會會長王炳根說。1972年他考上南京大學,該校知名教授葉子銘就是泉州人。當時葉子銘教授告訴自己這段歷史時,后渚港宋代古船還沒有出土。王炳根還說,自己年青時在晉江從軍,對這里十分熟悉,他深深地熱愛這片土地,并視其為第二故鄉。
沿線城市要攜手弘揚海絲文化
采風團來泉,恰逢海上絲綢之路聯合申遺城市聯席工作會議在泉州舉行之際,泉州、廣州、寧波、南京四城共同謀劃推進海絲申遺工作。此前,國家文物局正式確定,由泉州市牽頭,聯合廣州、寧波、南京等城市,全力推進中國海絲聯合申遺,按照2018年項目組織申報。這一消息令廣大作家備受振奮。
江蘇省作協副主席儲福金就是來自南京的著名小說家,他說,泉州與南京有許多共同的海絲文化遺產,應該要攜手弘揚好海絲文化,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努力。多元文化在泉州完美融合,獨特的海絲文化令人印象深刻。作家海上絲綢之路行應該繼續走下去,有條件還要到東南亞和中東沿線國家去,進一步擴大交流與合作。同時,廣大作家也可以通過想象,創作更多反映時代精神的優秀文學作品。
“泉州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泉州應該承擔更大的歷史使命。”《文藝報》副總編輯崔艾真說,泉州作為我國沿海城市,不僅擁有輝煌的歷史文化,在改革開放后,經濟和文化也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這為廣大作家的文學創作提供可豐富的營養。本土作家也應該抓住這個歷史機遇,在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揚帆再度啟航。(本報記者陳智勇 曾于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