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不適,一個電話,家庭醫生上門看病,這樣的醫療服務,對于泉州的101.5萬余戶家庭來說,已逐步成為現實。
隨著泉州“醫改”步伐的加快,“分級診療”制度逐步深入,作為“分級診療”制度中最基礎的一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已經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展開。
“家庭醫生制”是指通過簽約方式,使具備家庭醫生條件的全科醫生與簽約家庭建立起一種長期、穩定的服務關系,以便對簽約家庭的健康進行全過程維護的服務制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我國醫改的重要內容,旨在通過醫療資源下沉,推動“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分級診療體系的構建。國家衛計委去年出臺指導意見,明確力爭在2020年每個家庭擁有一名合格的家庭醫生。
近20萬戶城鎮家庭已簽約
據不完全統計,自泉州在全市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推行家庭醫生和鄉村醫生簽約服務以來,至今全市已有387.7萬人實現簽約,簽約家庭達101.5萬戶(包括城鎮19.8萬戶、農村81.7萬戶)。
“作為全市首批試點‘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縣(市、區)之一,去年,鯉城區就有2.9萬余個家庭與社區醫生簽約,覆蓋全區所有社區,超過11萬的居民因此受益。”市衛計委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
簽約家庭醫生最大的優勢在于,足不出戶就能解決一些小病的治療問題。“這樣的優勢對于一些可能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孕產婦、慢性病人等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該工作人員解釋道。
在豐澤區,已簽約家庭醫生服務的12.1萬人中,老年人、殘疾人、孕產婦、慢性病人等重點人群就有4.97萬人,占到已簽約人數的四成多。“目前,豐澤區已經累計提供上門服務超過8000人次,居民滿意度達到98.9%。”工作人員表示。據悉,豐澤區還作為全省10個簽約服務聯系縣(市、區)之一,并在2015年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會上介紹經驗。
313.8萬農村居民因此受益
不僅是社區居民,生活在農村的家庭,同樣可以依托鄉鎮衛生院與鄉村醫生簽訂服務協議,擁有自己的“家庭醫生”。
家住石獅市蚶江鎮大廈村的村民程老伯早在三年前就擁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蔡火炬。程老伯年過80,行動不便。作為家庭醫生,蔡火炬時常上門為他體檢。“他很好啊,每次都很認真檢查,我很喜歡他。”一次體檢后,程老伯贊揚有加。
統計數據顯示,在泉州,和程老伯家一樣擁有家庭醫生的農村家庭已有81.7萬戶,受益人數達313.8萬人,簽約服務已覆蓋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和2610個村衛生所、4479名鄉村醫生。
據了解,今后泉州還將進一步明確簽約服務內涵,提供滿足簽約家庭不同需求的“簽約服務包”;建立醫保(新農合)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簽約居民個人支付三方共擔費用機制,同時探索簽約服務居民與醫生收入掛鉤機制,簽約服務越多收入越高,引導上級醫院醫師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簽約服務和多點執業,讓市民群眾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