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印發《2016年市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計劃》
泉州網-東南早報訊 (記者柯麗娟)為了改善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質量,保障市民用水安全,近日泉州正式印發《2016年市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計劃》(以下簡稱“計劃”)。
計劃指出,今年我市將從飲用水水源保護整治、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工業污染防治、畜禽養殖污染防治、小流域綜合整治、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等方面推進重點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全年計劃投入資金12.46億元,實施整治項目98個(其中近海水域項目45個,計劃投入資金7.08億元),使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水平,主要地表水水質達到功能區標準,晉江流域省控斷面Ⅲ類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達到96%以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強。
■飲用水源地整治保護 定期監測飲用水水源地
今年泉州將繼續做好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的評估工作,定期監測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抓緊推進我市主要河流縣(市、區)交界斷面實現水質自動監測,完成南安市、安溪縣和德化縣水質自動站的調試驗收。定期、不定期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巡查和隱患排查,加大力度消除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隱患。
持續做好農村分散式飲用水源地的整治和保護,提高農村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強力推進山美水庫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統籌推進山美水庫上下游同步治理。
■垃圾處理設施建設 61個鄉鎮要對污水有效處理
根據計劃,“六江兩溪”流域1公里范圍內61個鄉鎮要實現污水有效處理,加強污水管網的普查、日常排查維護和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管,特別要進一步加快老城區的污水收集管網改造與建設,不斷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水平。
村、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將因地制宜,選擇微動力、濕地、氧化塘等工藝對污水進行就地集中或分散處理,洛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要全面推行農村生活污水第三方運維模式,確保建成設施有效運行。進一步健全完善垃圾收集、轉運、處置體系,繼續開展小流域環境衛生檢查考評,確保日常保潔機制有效運轉,避免垃圾入河入溪。
■工業污染防治 取締嚴重污染的生產項目
嚴把工業企業準入關,嚴格實行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取締"十小"企業,全面排查裝備水平低、環保設施差的小型工業企業。2016年底前,全部取締不符合產業政策的小型造紙、制革、印染、染料、煉焦、煉硫、煉砷、煉油、電鍍、農藥等嚴重污染水環境的生產項目。
同時,推進造紙、有色金屬、印染、農副食品加工、原料藥制造、制革、電鍍、建陶、石材等九大重點行業專項治理,實施清潔化改造。完成石獅市、晉江市印染工業集控區4個染整廢水集中深度處理工程。組織開展全市重點行業環保督查工作,確保涉水工業企業穩定達標排放。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