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梨園古典劇院熱鬧非凡,中法戲劇工作坊活動接連進行,法國版梨園戲經典劇目在緊鑼密鼓地排練,中法戲劇界在零距離“對話”;今晚,法國版《董生與李氏》上演,用法國的浪漫來演繹中國傳統的愛情故事。
中法戲劇工作坊是此次梨園戲對外文化交流之“海絲之春戲劇季”亮點之一,此前梨園戲著名表演藝術家龔萬里老師率先開了個梨園戲工作坊,帶著中法演員們一起感受梨園戲的肢體、程式和氣息。這個周末,三位法國導演也做了一次工作坊,分為三個部分展示法國戲劇的魅力。
第一部分,法國導演Jean-rené Lemoine混合采用了一些演員在學校學習時會用到的訓練方法,帶領演員進行排戲之前的熱身工作,這些訓練是為了使演員能夠集中注意力,放空大腦,不要用大腦去思考,在身體上順利地進入排練狀態。排戲最好的方法是身體先于思維,“在法國沒有硬規定排戲必須按照怎樣的方式來,大家都必須尋找合適自己的那一種。”Jean-rené Lemoine導演說。
第二部分,法國導演Patrick Sommier采用的是模仿訓練法和即興表演訓練法,他通過帶領演員們模仿各種動物和安排規定情景,讓演員即興表演來幫助啟發演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演員們模仿了馬、青蛙、鴕鳥和偶然遇見的兩條魚等等動物,并即興創作了“起飛后在空中遇到各種狀況最后平安降落的飛行員”和“將要離開家開啟新生活的人”等規定情景。
第三部分是法國導演David Lescot的“智慧”展示,他觀察到在場的演員非常多,所以想利用人多的這個特點來啟發大家去尋找“和諧”,讓大家關注身邊的人,并且和周圍的人產生和諧的關系。David Lescot導演讓大家模仿“企鵝群體”和“死亡群體”來找尋“和諧”。
最讓人驚奇的是,David Lescot導演讓梨園戲“董生”郭智峰和法國“李氏”Zoé Fauconnet組合在一起,即興表演了《監守自盜》片段。雖然兩位演員之前沒有任何準備,語言也不通,但通過互相感受,竟然摸索著將戲以一種奇特的方式演了下去。最后,當梨園戲“董生”想要去脫法國“李氏”的鞋的時候,法國“李氏”陰差陽錯地“逆襲”了,反過來將梨園戲“董生”摟在了懷里。瞬間,全場大笑。這樣的“戲劇效果”,只能說是可遇不可求了。
梨園戲《董生與李氏》是我市精心打造的戲劇精品劇目,被列入2003—2004年度我國舞臺藝術“十大精品劇目”,此前曾赴法國獻演獲得滿堂彩。□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陳智勇 通訊員張婧婧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