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石油化工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提出——
建成世界級臨港石化基地
石油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產業,泉州石化基地是中國石化產業重要的基地之一。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日前出爐的《泉州市石油化工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提出,我市將把泉州石化基地打造成海峽西岸石化產業先導區,建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臨港石化基地。 □本報記者 朱娟娟 通訊員 饒慶平
產業現狀 規上工業增加值比增兩成
2015年底,我市石化企業達2000多家,規上石化企業實現產值1793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64億元,同比增長21.6%。
發展目標 全市產值超3000億元
路線圖提出,通過煉化一體化產業和多元化原料加工產業的發展,到2020年,泉州石化基地煉油規模達到2900萬噸/年,乙烯規模達到210萬噸/年,芳烴規模達到160萬噸/年;全市石油化工產業產值超3000億元。通過大力發展石化深加工產業,泉州石化基地高端石化產品的品種和數量將逐步增長,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實施路徑 打造五條石化產業鏈
多元化烯烴來源→烯烴原料產業鏈。開辟多元化烯烴來源,為下游產業鏈發展提供烯烴原料支撐。
乙烯、丙烯、芳烴→合成纖維原料→合成纖維產業鏈。發展方向是多元化、差異化、功能化、改性復合化、環保保健型纖維。
乙烯、丙烯→合成樹脂→塑料橡膠制品(建材、包裝材料、薄膜等)產業鏈。發展方向是生產專用合成樹脂;提高塑料改性技術,發展各類功能性塑料制品。
乙烯、丙烯、芳烴→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產業鏈。方向是通過改性生產高性能塑料合金材料。
乙烯、丙烯、碳四→有機化工原料→專用精細化學品產業鏈。發展方向是生產環保高性能輕紡助劑、水性油墨、水性及粉末涂料、水性高固分高強度黏合劑、聚羧酸減水劑。
項目支撐 “十三五”期間力爭建成兩大項目
中化泉州石化二期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項目,總投資450億元,包括煉油改擴建、新建化工生產裝置、緩建化工生產裝置三大部分。
福建聯合石化煉油二期工程原油適應性及國V油品升級改造項目,投資35億元,開展280萬噸/年柴油加氫國五質量升級改造、POX耐硫變換產氫擴能,新建40萬噸/年烷基化裝置、200萬噸/年槳態床渣油轉化裝置、90萬噸/年劣質柴油改質升級裝置。
平臺載體 建設四個工業園區
我市將為石化企業發展建設載體平臺,包括建設泉港石化工業區、泉惠石化工業區、石獅及晉江紡織化纖工業區等4個園區,為行業集聚發展創造條件。
我市還將依托福建師范大學泉港石化研究院(孵化基地)、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泉港)和國家質檢總局閥門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泉港)、國家質檢總局石油化工產品質量檢測中心(泉港)等檢測平臺,為石化產業發展構建全方位公共服務平臺體系。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