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為媒 增進了解
去年底,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在泉州隆重舉行,五大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共襄盛舉,充分展現海絲合作的永恒魅力。
作為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及聯合國設立的首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泉州擁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700多處,包括佛教、伊斯蘭教、摩尼教等外來宗教珍稀歷史遺存,被譽為“世界宗教博物館”。目前,泉州與海絲相關的代表性遺產點有18個。
2013年,泉州以獲批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為契機,啟動古城文化復興計劃,重點改造文化遺存密集的西街片區,并實施“古城-古港-新區-全域聯動”系列項目建設,在保護文化生態的基礎上,促進傳統與現代的有機融合。
泉州市長康濤說,近年來,泉州相繼投入上億元,修繕文興碼頭、天后宮等重點文物單位,升級消防安全設備,保護海絲文化遺產,并通過數字化處理,對海絲文化資源進行整合;同時,扶持海絲文藝創作,挖掘海絲文化元素旅游產品、創意產業,通過整合海絲重點文保單位和非遺、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打造了一批海絲旅游示范基地。
“泉州要發揮自身獨特的伊斯蘭文化積淀,通過中阿城市論壇平臺,加強與阿拉伯國家對話,形成長效合作機制。”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所長楊光建議,泉州應建立起一套多方位、立體式的現場機制,往省外、國外推介泉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