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昨日刊發報道
作為福建省主要的民營經濟集聚區,泉州的GDP總量已連續17年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以來,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泉州從供給側發力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提高生產領域的供給質量。
“針對傳統產業,我們提出‘加減乘除’并舉,擴大傳統產業有效供給的思路。”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泉州市委書記鄭新聰介紹,泉州傳統制造業屬于“低、散、短”,對此,通過增加產業高端內涵,實施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提升質量品牌三大專項行動,加快以“機器換工”為核心的智能化、數控化改造。通過加快探索兼并重組模式,提升優質資源集聚配置能力。通過加快對接國內外市場,拓展優勢產能。
鄭新聰代表表示,我們同時還提出了“延伸、拓展”并重,積極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戰略。加快實施重點產業轉型升級路線圖,努力在重點環節、關鍵領域取得更大突破。通過推動“上下延伸”,加快完善重化、新興產業鏈。通過推動“左右拓展”,加快促進產業融合、跨界融合。通過“創新、創業”并行,增強經濟發展活力。通過“金改、綜改”并進,增強供給側改革新動能。“泉州是國家首批金融改革示范區,我們將繼續拓展金融資本進入實體經濟、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通道,推動超過37%的小微企業信貸覆蓋率和占社會融資比重14.5%的直接融資。通過開展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行動,全力穩住工業大盤。”鄭新聰代表說。(記者 石偉)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