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4-2015)》藍皮書(簡稱藍皮書)發布會暨“十三五”時期區域競爭戰略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東南網2月25日(本網記者 鄭思楠)今日上午,《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4-2015)》藍皮書(簡稱藍皮書)發布會暨“十三五”時期區域競爭戰略研討會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發展報告(2014-2015)》藍皮書(簡稱藍皮書)。藍皮書顯示,2014年,廣東省、江蘇省和北京市名列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經濟綜合競爭力前三甲。福建省排名第八,較2013年上升一位,處于全國優勢地位。其中,在全國省域可持續發展競爭力排名中,內蒙古自治區、福建省、北京市居前三位。
福建依舊處于上游區 排位上升幅度最大是重慶和內蒙古
據悉,從高到低排名,2014年,全國31個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處于上游區即前十位的有:廣東、江蘇、北京、上海、浙江、山東、天津、福建、遼寧、湖北;排在中游區的為:四川、河南、安徽、湖南、河北、重慶、陜西、內蒙古、江西、海南;處于下游區的是:吉林、黑龍江、廣西、山西、新疆、貴州、寧夏、云南、甘肅、青海、西藏。
與2013年相比較,排位上升的有8個省市區,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重慶和內蒙古,排位均上升了2位,福建、湖北、四川、廣西、新疆和寧夏排位均上升了1位;15個省市區排位沒有變化;排位下降的有8個省市區,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河南和江西,排位下降了2位;此外,遼寧、陜西、海南、山西、云南、貴州也都下降了1位。
另外,2013~2014年期間,個別省、市、區經濟綜合競爭力排位的升降出現了跨區段變化,湖北由中游區升入上游區,前進了1位,河南由上游區跌入中游區,下降了2位。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