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作為總理“座上賓”走進中南海的,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也有電視銀屏上“亮劍”的明星、百米跑進10秒大關的亞洲第一人,還有創業公司的年輕CEO、基層種糧大戶。
當天上午,李克強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8位來自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界人士和基層群眾代表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建議。
總理請參會人員暢所欲言:“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充分傾聽各方面聲音,全面體現人民意志。從而使政府各項政策舉措更加符合基層實際和人民群眾普遍期望,也更具可操作性。”
政府要切實為群眾干事創業提供便利,把億萬人民的積極性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
“接到通知后真是沒想到。”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孟慶國首先發言。過去,大多由知名大學校長作為教育界代表來參加這一座談會,此次則是與就業更密切相關的職教領域。
“就業”也成為總理與孟慶國交流的關鍵詞。“去年一次就業率和前年比如何?最早簽約的畢業生是哪些專業?前來招聘的企業多了還是少了?”總理接連發問。
這也是他最為關心的新經濟指標之一。在多個場合,李克強反復強調:“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更為重要的是,“就業對判斷整個經濟形勢至關重要”。座談會上,李克強并非泛泛而問,而是細致深入,不僅關注就業率升降,還關心這一數據和市場的關聯度,以及報考的熱門專業等,以期從多個維度感知經濟溫度。
與就業緊密相連的創業創新也是當天座談會的關鍵詞。“我們不能光明正大地說是新興制造業,只能說是互聯網平臺才能得到融資。”“80”后創業小伙兒李獲鼎忍不住向總理“吐槽”自己遭遇的融資難問題。6年前,他創辦了南京壹千零壹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3D打印等平臺服務。
“3D打印技術革命可是代表著未來工業發展方向啊!”總理鼓勵這名草根創業者,同時表示政府會繼續出臺更加積極的政策為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年輕人清障搭臺。
“國家發展、歷史進步的根本動力來自億萬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實干。這也是我們戰勝困難挑戰、實現升級發展的信心所在。”李克強指出,“政府要做的就是營造更加公平競爭的環境,為群眾干事創業提供更多的便利,從而把億萬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充分激發出來。”
政府的一切工作歸根到底是為了人民,最終要落到便民、利民和惠民服務上
“我記得總理曾經講過‘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所以我要多占用點時間。”北京醫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曾益新這樣開場。不同于孟慶國是首次走進中南海,曾益新并非頭次與總理面對面交流。2012年,他應邀參加李克強主持召開的醫改工作專家座談會。
“建議將醫療保障和醫療保險結合起來,使之成為醫療改革的重要抓手。”被寫進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得到這位業內人士的高度評價。該制度在總理力推下,讓社會保障與商業保險相結合,目前已經覆蓋到所有城鄉醫保參保人。
座談會上李克強透露,今年中央財政將繼續增加投入,用于大病保險,這將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就醫用藥負擔。“這件事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總理說,“為什么要認真討論醫療問題?我們不能讓沖破道德底線的事情屢次發生,否則人們心理會受到極大沖擊,會有恐懼感和后顧之憂,可持續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中國鐵路總公司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何華武建議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李克強希望他就未來如何更好發揮鐵路在綜合交通中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著名作家莫言建議要重視科普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并就學制問題談了看法。李克強詳細詢問了他接觸到的農村和城市不同人群對教育學制的感受。
座談會即將結束時,李克強語重心長地對參會者說:“政府的一切工作歸根到底是為了人民,最終要落到便民、利民和惠民服務上。這是必須牢牢把握的原則。”
“氛圍這么好,總理跟每個發言者都認真、耐心地交流”
“亞洲飛人”蘇炳添告訴總理,自己即將到美國進行訓練,備戰里約熱內盧奧運會。李克強問他是否有信心,蘇炳添回答:“任何一名成熟的運動員,在跑道上都不害怕任何對手,我們是跟自己比賽!”
“這樣就能贏!”總理笑著送上祝福,“祝你在里約取得好成績!”
對于河南滎陽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杰來說,這種親切交流的氛圍讓他深受感動。作為最后一名發言者,他坦言自己“前一天晚上緊張得沒睡好覺”。到開會現場,發現“氛圍這么好,總理跟每個發言者都認真、耐心地交流”,他說自己“一下子就放松了,說話不緊張了”。
讓這名種糧大戶意外的是,總理對莊稼和農業的熟稔。李杰建議要加大對農業生產的支持力度,比如去年他所在的合作社就由于沒有烘干設備,導致48萬斤玉米變質。
“你那個地方玉米水分能到25%嗎?”李克強對這一數字有些詫異。
“總理太專業了!”李杰贊嘆道。座談會結束后合影時,總理還跟他討論起小麥畝產量等專業話題。
要夯實國家、民族發展的文化基礎,增加文化的積淀,提升全民族素質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以《亮劍》等影視作品為觀眾熟知的演員李幼斌發言時,李克強借用古詩鼓勵他暢所欲言,“你們看問題更客觀。”
和飾演的角色李云龍一樣,李幼斌在座談會上也是快言快語。他認為,文化產業、影視產業要真正強大起來,歸根到底要依靠好作品、好演員和好劇本,但現在屏幕上充斥著良莠不齊的抗日劇、宮廷劇,“許多人只顧著急掙錢,沉下心來寫劇本的人太少了”。
“我們要深入挖掘5000年的歷史文化礦藏,在忠于事實的基礎上,靜下心來用藝術表現形式,而不是簡單拼湊。”李克強回應道:“同時也要到國際上學習借鑒別國的先進表現形式。”
總理說,人們的追求既有物質的又有精神的,我們的發展既要實現社會富裕,也要提升文明素質,這就離不開文化支撐。文化不僅體現在知識素養上,還體現在道德力量等方面。這些本身也是生產力,而且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要夯實國家、民族發展的文化基礎,增加文化的積淀,提升全民族素質。”李克強強調,“政府要加大在這方面政策支持的力度,推動教科文衛體等各項事業更健康均衡地發展。” (人民網記者 楊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