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泉州晚報訊(本報記者 謝曦)近日,《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的實施意見》頒布實施。今后,我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將轉變之前的財政投資模式,正式向社會資本敞開。
方案實施
主推市政、交通、社會事業設施等領域
根據實施方案,PPP模式主要適用于政府負有提供責任且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類項目。優先選擇投資規模較大(基礎產業、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要求總投資1億元以上,其他領域項目原則上要求總投資3000萬元以上)、市場化程度較高、技術發展比較成熟、收益比較穩定、價格調整機制相對靈活、合作期限較長(一般為10—30年)的領域推廣運用PPP模式。
我市將重點推進市政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社會事業設施、生態環保、水利、農業、林業、科技及新型城鎮化試點等領域項目。從2015年起,凡符合上述領域和條件的新建、改建項目,項目主管部門和項目業主要通過競爭機制擇優選擇合作伙伴,吸引各類社會資本參與項目的投融資、建設和運營。經過市場測試后確因客觀條件限制無法實現PPP模式合作的,再另行考慮其他方式籌措建設資金。
方案明確,各縣(市、區)每年應從重點建設項目中,優先遴選一批PPP項目,向社會資本推介。各行業主管部門可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行業專項規劃中的新建、改建項目或存量公共資產中遴選潛在項目。同時,鼓勵各縣(市、區)對存量項目(包括已竣工項目和在建項目)進行PPP模式的探索。
為增強PPP項目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我市還配套了系列扶持政策。明確社會資本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經認可后可進入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優先審核、審批,實行限時辦結。實行多樣化土地供應,保障項目建設用地。對項目收入不能覆蓋成本和收益,但社會效益較好的PPP項目,各級財政部門可給予適當補貼。
融資方面,我市將設立“泉州市PPP專項增信資金”3億元,為我市PPP項目融資提供增信支持。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參與PPP項目,拓寬項目融資渠道。探索由市、縣兩級政府授權投資機構作為發起人,吸引金融機構、社會資本等共同設立城市建設基金,通過股權投資的方式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城鎮化建設。鼓勵符合條件的項目運營主體在資本市場通過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項目收益債券、項目收益票據、資產支持票據、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PPN)、私募債等直接債務融資工具融資。
強力推進
25個項目入選省級PPP示范備選項目
“近年來,我市基礎設施項目多、任務重、資金需求量大,實行PPP模式可以吸引和撬動社會資本參與項目合作,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難以繼續提供融資服務的背景下,用好PPP模式尤為重要。”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自省政府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試點以來,我市積極遴選潛在PPP項目建立儲備庫,匯總上報我市在建的省級PPP示范備選項目25個。目前,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泉州段高速公路工程、泉州(海西)植物園2個新建項目已成為省財政廳和省發改委共同推薦試點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PPP新型融資方式后,總投資34.52億元的被稱為“四大花瓣”的市本級公共文化中心項目以及總投資38.93億元的惠安縣泉惠石化園區碼頭及配套工程項目今年已開工建設,為我市試水PPP模式提供經驗。
以市公共文化中心PPP項目為例,根據合作協議,項目合作期為12年(含3年建設期),項目將采用建設—運營—移交(BOT)模式,政府授予特許經營權+部分補貼+直接投資參股。社會資本方省五建和泉州中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獲得使用者付費及可行性缺口補助的回報,其中包括商業運營、停車場、媒體廣告、商演等收入。
“目前,我市PPP模式正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各地推廣PPP工作進展也不平衡。當務之急,是讓社會各界對PPP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加強對各地的指導,征集、建立全市PPP試點項目庫。”該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近日,我市已組織泉州金嶼大橋、安溪高鐵站連接線、石獅市石錦大道綜合改造提升工程、南安市城鎮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豐澤區南埔山片區改造、德化縣陶瓷特色物流園區(陸地港)、德化縣城東物流中心、洛江仙公山生態休閑旅游等8個項目參加省政府在北京舉辦的首場PPP項目推介會。今后,還將組織更多項目參加省政府赴上海、深圳乃至歐洲的招商推介活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