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圍繞“引導青少年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市關工委創新工作理念,完善組織機制,全力打造一批彰顯僑鄉特色、符合時代需求的品牌項目,工作成效顯著,連續三次被中國關工委、中央文明辦評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
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事關全局的戰略工程、事關未來的希望工程、事關千家萬戶的民心工程。市關工委突出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為主線,每年確定1—2個主題,深入基層開展巡回報告,結合座談交流、征文演講、社會實踐等形式,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2012年下半年起,市關工委會同市綜治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廣泛開展第二屆全國“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教育活動,創建了62個全國“零犯罪學校”,泉州市和鯉城、豐澤、泉港、石獅四區(市)榮獲“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區”榮譽稱號。
市關工委筑牢“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幾年來,泉州市各級關工委通過選派校外教育輔導員協助學校德育工作,與青年教師“結對子”參與師德教育,協助創辦“家長學校”、“爺爺奶奶學校”以及設立校外教育輔導站(點)、留守兒童服務站等校外活動陣地886處,促進了學校教育,極大地豐富了青少年的假期和課余生活。牽頭承辦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五年建設100個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4年來已建成并投入使用92個,逐步成為老少樂于參與、社會廣泛認同的“老少同樂園”。
2013年起,市關工委引入高校志愿者活動,聯合本地幾所高校大學生共同開展“大手牽小手,共筑中國夢”活動,開設了書法、樂器、手工、英語、科技制作等興趣班;聯合市委老干部局、市藝術館、南音樂團等,組織非遺傳承人、老藝人走進青少年社會教育活動中心,傳承閩南文化,弘揚海絲精神,受到學生和家長的歡迎。
各級關工委積極主動參與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把失足、失學、失業、失管、失親等“五失”青少年作為重點工作對象,廣泛開展關愛幫扶工作。針對失足青少年,關工委與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監所、民營企業、社區等聯手,探索創新了“關法配合”、“關檢聯手”、“關司協作”、“關檢(法)企聯動”等9種幫教工作新模式,進一步推動失足未成年人幫教基地的新發展與創新;針對失學青少年,全市各級關工委廣泛發動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企業家及社會各界開展“愛心助學”,近3年來累計捐資1.17億多元,資助大中小學貧困生11.42萬多人次;針對留守流動兒童,發動“五老”擔任“愛心爺爺奶奶”,市關工委開展結對幫扶,協助企業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工子女就近上學的協調工作。按照中央文明辦和中國關工委的部署,市關工委還發動3168位“五老”建立850多個網吧監督小組,參與校園周邊環境和文化市場督導,凈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境。
下階段,市關工委將健全組織網絡,抓好隊伍,完善機制,繼續以“大關工”格局,為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搭建平臺,使關心下一代工作成為各級各部門乃至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 陳淑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