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是“一帶一路”海外輻射的主要區域,是工程機械市場海外布局,打持久戰的“掘金之地”。日前,記者從業界獲悉,泉州已有部分工程機械企業在東南亞地區投資設廠,甚至與相關國家簽訂合作框架協議,處于深度調整期的工程機械行業,正走出國門開拓海外市場,謀求行業突圍。 □本報記者 黃文珍
加快步伐走出去
“今年3月底,公司與印中商務理事會簽訂雙方合作框架協議。”晉工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柯金鐤介紹。
事實上,早在今年3月初,柯金鐤即前往印尼,考察當地工程機械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此后,印中商務理事會理事長吳明理在陪同印尼總統訪華期間,安排了對晉工機械總部考察參觀的行程,對公司生產制度、經營管理、技術創新等方面深入了解后,最終雙方正式簽約。將來,雙方就工程機械行業涉及的整機、配件服務和銷售、市場網點的建設、二手機回購和處理等領域展開合作。
“在今年10月中旬廣交會第一期,已有印尼客商前來洽談訂購具有采摘椰子個性化功能的機械。”據介紹,這款個性化產品對液壓件、機械平衡等方面技術要求高,生產有一定難度,但是根據客戶的需求,目前公司已經著手研發。
除了將產品出口銷售到東南亞地區,據了解,今年5月底泉州東南機械與中國國機重工合資在柬埔寨設立中國國機東南(柬埔寨)機械有限公司,該公司集加工制造、組裝、售后服務為一體。為了方便銷售和售后服務,該公司直接在當地建廠,以適應當地消費市場、性價比高的運營方式走出去。截至目前,東南機械在越南和柬埔寨都已投資了工廠。
新興市場潛力大
“國內市場產能過剩,庫存難消,競爭激烈,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晉江裝備制造協會副秘書長鄭前遠坦言,而東南亞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需求量還比較大。
以印尼為例,據介紹,基礎設施落后已成為該國經濟發展的巨大瓶頸。今年3月份印尼總統訪華期間表示,今年印尼將劃撥290萬億印尼盾(約合223億美元)用于基建開發,這一數字創該國歷史新高。印尼希望以“一帶一路”建設熱潮為契機,加大在公路、鐵路、電力、港口等基建領域的投資。
事實上,近年來,印度、越南等國基礎設施投資規劃接連出爐,這讓跟隨國家政策而動的工程機械行業看到了消化產能、拓展市場空間的前景,這些地區日益成為國內工程機械出口的新興市場。
“憑借著產品良好的性價比,晉江工程機械企業在不斷推進海外市場的布局。”鄭前遠透露,一些企業在產品出口的占比也在慢慢增加。
售后服務是軟肋
“但是開發東南亞市場也并非易事。”鄭前遠分析,目前開拓海外市場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售后服務。目前工程機械外銷主要依托當地代理商,但是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總會碰上一些小毛病,因此多數企業普遍做法是,在銷售產品的同時,預估幾年內關鍵零部件可能的使用量,一次性配齊。
鄭前遠稱,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當下,企業早已從制造產品走向制造服務,但售后服務卻是多數工程機械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軟肋。對中小企業來說,在海外設立售后服務網點成本太高。
“東南亞地區盡管基礎設施薄弱,工程機械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歐美和日系品牌已經在當地扎根。”業內人士分析,以印尼為例,卡特彼勒、小松、日立、住友、神鋼等企業已進入幾十年,并相繼建有工廠,當地工程機械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其中,通過新機和二手機,小松已占據50%左右的市場份額。“東南亞復雜多變的政治經濟局勢也在制約著產品出口的步伐。”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