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1日訊 蔡先生在南安美林街道玉葉村東坑自然村附近,開了一家建材店,但是最近,他根本沒心思經營店鋪。建材店后山上,連續幾天都有人在焚燒垃圾,惡臭熏天,熏出了他多年的老毛病——鼻炎。
被焚燒的,基本是一些鞋服廠的工業廢料。東坑自然村有1000多名村民,大家都不清楚到底是誰在這倒垃圾,也沒人說得清是啥時候開始燒的,有人說是半個月前開始的,有人說是一個月前,但有一點感受是大家共有的:這半個月燒得特別兇!
“堆到沒法堆了,就放一把火燒掉,氣味熏得人想吐。”村民們怨聲載道,這事兒到底誰管,該怎么管,別說村民們暈了,海都記者就此事梳理采訪了一大圈,也快找不著北了!
村民:
不敢開窗,幾百米外就是一家幼兒園
昨日,海都記者跟隨蔡先生,走上玉葉村東坑自然村的一個小土坡。
一路林木綠油油,遠處的黑煙特別突兀。走了不到10分鐘,氣味越來越刺鼻,一塊目測七八百平方米的露天垃圾場出現在半山坡上。焚燒的垃圾冒起滾滾黑煙,味道讓人坐立不安。
蔡先生說,半個月前,大家就發現山坡上經常有人燒東西,味道很不舒服。大家上山才發現,大部分都是鞋服廠的邊角料,堆了十幾堆,還有幾堆是渣土、廢石料和少部分生活垃圾。昨天上午,三四十名村民聚集在垃圾堆旁,想親手抓住亂倒垃圾的土方車。上午9點多,一輛土方車想來傾倒石材廢料,在山坡下看見有村民守候,立馬掉頭離開了。一位村民說,白天沒人敢倒工業垃圾,但每天上山看,鞋服廢料都會多一些,大家猜測是鞋服廠半夜偷偷來倒的。
蔡先生很氣憤,“這土坡左邊是東坑村,有1000多名村民,很多人都不敢開窗戶。右邊還有一家幼兒園,距離也就四五百米。”他指著幾百米旁的泉三高速說,燒起來的垃圾很多是工業廢料,煙很大,黑乎乎的,一定程度也影響了高速上的車輛行駛。
村書記:
先堆著,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蔡先生說,讓人氣憤的是,大家都在尋找傾倒廢料的“真兇”,玉葉村村委會似乎對這件事沒什么辦法。更有村民認為,這事兒是村委會默許的。
對此,玉葉村村書記傅文賢表示“頭很痛”。他說,這些廢料是一些鞋服廠暫時堆放的,但并未焚燒。焚燒垃圾的是村里一個上山放牛的智障村民,他勸阻過了,但沒用。對于鞋服廠違規堆放工業垃圾,他說自己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否則這些廢料被扔在馬路上,更難清理。
傅書記說,玉葉村的鞋服企業很多,保守估計有50家以上。前幾年市場好,有些省外的收購公司會來回收這些邊角料。2013年后收購的少了,一些企業想把工業垃圾送到南安垃圾處理廠。可這些年,生活垃圾多了,垃圾處理廠也不愿處理工業垃圾了,一些企業就在村子各個角落違規亂倒。“他們亂倒在村里,衛生考評時我們也會被批評,所以就先堆放在這里,再觀望下以后工業垃圾處理的政策會怎么變化”。傅書記說,這片空地原來計劃建成垃圾中轉站,但遭村民反對沒有建成,因此有企業利用該空地堆放。
美林街道辦事處宣委黃女士介紹,去年11月,南安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的確計劃在玉葉村建立垃圾中轉站,但在征地時遭村民反對,沒有建成。玉葉村的鞋服廠很多,確實存在無處處置工業垃圾的問題。但無論怎樣不應該焚燒,產生空氣污染。美林街道辦事處將配合環保部門一起查處焚燒垃圾者。
環衛處:
生活垃圾太多,無力處理工業垃圾
昨日下午,記者將此事反映給南安市環保局,該局環境監察大隊黃大隊長表示,鞋服邊角料雖非危險廢物,但也屬于工業垃圾,不可隨意傾倒,而應聯系環衛部門進行清運處理。環保局執法隊員將聯合美林街道環衛站一起,對周圍企業工業垃圾去向進行摸查,加強巡查揪出違法者。
黃隊長介紹,南安環保部門對于企業違規處置固體廢物的查處較少,一是因為群眾對于亂倒廢棄物沒有及時舉報,二是因為此類違法隱蔽性強,趁夜間傾倒很難取證。
南安市環境衛生管理處林主任表示,對于垃圾場中生活垃圾的部分,將通知美林街道環衛站進行處理,但工業垃圾部分的確很難處理。南安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是南安目前唯一的垃圾處理廠,設計容量是700噸,目前每天要處理820噸左右垃圾,已經超出了設備處理承載力。之前的確有接收過工業垃圾,但近年來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必須優先處理,并且工業垃圾中有不少化學物質,存在安全隱患,環衛部門無力清理。再說,環衛部門處理垃圾是無償公益性質的,不能淪為企業處理工業垃圾的渠道。林主任表示,工業垃圾應由經貿局管理。
經貿局:
處理不了工業垃圾,是企業找借口
工業垃圾倒在村里影響生活和村容,垃圾處理廠又負荷不了,到底該何去何從?
南安市經貿局林副局長表示,企業違規處置工業垃圾首先說明企業環保意識低下,其次說明相關單位沒有起到良好的監督效果。南安市并不缺乏資源回收利用的渠道,廢棄石材由政府進行定點回收,集中填埋;對于鞋服邊角料,也有幾家大型的南安本地回收企業;另外,企業也可以聯系供應商回購鞋服邊角料。因此,無處處理工業垃圾往往是一些企業的借口,隨意傾倒只不過是為了經濟利益,圖個方便,不愿意擔負環境責任。
林副局長介紹,工廠建設前的環評報告中,需要說明固體廢物的處理方式,否則無法通過審批。經貿局對于資源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企業,也都有相應的稅收優惠等鼓勵引導政策,但需要達到一定的回收量。違規傾倒的大多數應該是小家庭作坊,沒有通過環評,也無法享受政策優惠,違法成本低,管理中確實存在困難。未來,南安計劃建成“福建海西再生資源產業園區”,建成后可回收處理以廢有色金屬、廢服裝邊角料、廢玻璃為主的各種再生資源200多萬噸,屆時,工業垃圾的處理問題將得到較大改善。
□快刀短評
為呼吸爭口氣
N晗子
藍天白云,綠木成陰,玉葉村東坑自然村山坡上突然畫風一轉,違規傾倒的工業廢料,扎堆焚燒,冒著黑煙,散著惡臭。
這事兒,玉葉村的村書記傅文賢倒是說得明明白白:企業違規傾倒他只能“暫時先堆這兒,順便觀望下以后的政策”;而至于焚燒,那是一位智障村民干的,他攔都攔不住。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違規只是暫時的,這十幾堆垃圾,本來安安靜靜地在等待“政策”拯救,就是有智障的放牛娃愛玩火,天天一堆一堆去點著了,別的村民都沒看見,就被傅書記逮著了還拿他沒辦法!
美林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說,玉葉村的鞋服廠很多,確實存在無處處置工業垃圾的問題。若不是焚燒露跡,所謂“違規”,也許會在山坡上靜靜地等來春天。
南安經貿部門的工作人員總結說,南安有政策、有渠道、有企業來回收、填埋這些邊角廢料,無處處理工業垃圾,只是一些企業圖方便省錢的借口,相關單位沒有起到良好的監督效果。
問題看似迎刃而解,最后一個小小的要求是:能不能讓負責監督的“相關單位”,集體掛個名、亮個相、表個態、行個動?
畢竟,能那么坦然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人不多,人人都要呼吸,總不能讓村民永遠關著窗、憋著氣吧?(海都記者 喻蘭 夏鵬程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