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貿風向標”之稱的第113屆廣交會15日正式開幕。市外經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本次廣交會我市共有486家泉企參展,展位數1549個。
據了解,我市參展商品以紡織服裝、鞋、陶瓷、箱包、機電和工藝品等為主,大部分企業將在廣交會的第二、三期集中亮相。其中,第一期我市有49家企業參加,展位數109個,分屬建材、電子、機械產品等行業;第二期有221家企業參加,共設755個展位,分屬日用消費品、禮品、家居行業;第三期有216家企業參加,共設685個展位,分屬紡織服裝、鞋類、箱包、食品行業。
新興市場客商增加
據了解,泉州企業在廣交會第一期參展產品主要有大型機械及設備、小型機械、汽車配件、建筑及裝飾材料、電子電氣產品、五金工具、衛浴設備、家用電器、照明產品、計算機及通訊產品等。
鑒于目前新興國家經濟總體趨穩,且每年春交會正值南美、非洲國家的采購季節,市外經貿局相關人士分析,本屆廣交會上新興市場增速將有所回升,尤其是金磚國家的采購商會有所增長。
據悉,本屆廣交會上,主辦方針對新興經濟體,特別是金磚國家,采取了精細化招商手段,還首設激勵機制,推介新興國家參展商,邀請更多采購商到會,并選定俄羅斯作為國際市場論壇的主題。在積極拓展馬來西亞、印度、俄羅斯等潛力較大的新興市場的同時,針對美國、歐盟等傳統優質客源市場二三線城市的招商力度也有所加大。
新品和品牌被看好
除了來自新興市場和歐美市場的客商比例在悄然發生變化外,傳統以貼牌加工、價格取勝、規模擴張、資源消耗為代表的外貿發展模式也在改變。
市外經貿局相關人士表示,從上一屆廣交會一期泉州企業成交的情況來看,擁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較有優勢。數字顯示,本屆廣交會出口展區中,共有品牌展位11806個,占展位總數的20%。在去年,僅占展位20%的品牌企業成交額占到了總額的一大半以上。
在廣交會第一期,我市參展的49家企業中,也有5家進入了品牌區,分別是福建省閩發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泉州五礦(集團)公司、晉江華威電源有限公司、文創太陽能(福建)科技有限公司、力達(中國)機電有限公司。
為了吸引采購商,參展企業從自主研發、設計上突圍,通過增加產品附加值來提升議價能力。不少參展企業反映,擁有自主設計元素和創新性的個性產品較受境外采購商青睞。
此外,本屆廣交會首設“出口產品設計獎”,就是借鑒國際著名展會鼓勵產品創新的經驗,圍繞產品創新性、美感性、品質、功能性和環保性五方面標準,提升參展企業的品牌設計,推動外貿轉型升級。
“館外館”規模擴大
除了在主館參展外,“館外館”也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據了解,去年的秋季廣交會一期,泉州市共有8家企業在保利“館外館”參展,攤位數20個,參展產品主要以建筑機械為主,到場看貨、咨詢和洽談的采購商較多,參展效果不錯。
今年,我市企業在“館外館”參展的規模進一步擴大。記者從市外經貿局獲悉,由于廣交會主館的攤位有限,為幫助我市五金機電企業解決一期攤位不足的問題,本屆廣交會一期,我市首次在廣州保利五金建材交易會設立總規模60個展位的“泉州專區”,為企業提供更多參展平臺,助力我市五金、建材、建筑機械等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本報記者 劉文艷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