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發展不均衡
談起產業集群,市農業局相關人員分析,由于受地理條件、經濟發展及勞動力素質限制,泉州現有的果樹生產仍以家庭經營為主體,規模普遍較小,生產組織化與專業分工程度低,抵御市場風險能力低。“沒有形成合力,產業鏈發展也不夠均衡,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貯藏、加工和市場營銷等產后環節發展相對滯后,致使產業整體效益無法充分發揮,制約果業的可持續發展。”
而在蔬菜方面,同樣存在冷鏈物流和采后加工力度不夠等問題。業內人士介紹,憑借地理優勢,我市規模化種植的胡蘿卜、馬鈴薯和番茄成為泉州南菜北運的主要蔬菜種類,但是農資價格上漲幅度大,生產成本提高,而蔬菜市場價格又不穩定,影響菜農生產效益。
對接臺灣聯盟抱團
“臺灣水果產業很發達。”市農科所相關人員介紹,近幾年來,隨著臺灣產業結構的調整,許多臺商紛紛到福建投資農業開發,不僅帶來了農業開發資金,還帶來了農業優良品種和先進的管理技術,果樹方面就有番石榴、楊桃、鳳梨、芒果等100多個品種。
“組建聯盟后的主要任務就是搭建產業公共技術支撐平臺,核心技術聯合攻關,解決成員單位在研發產業發展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該人員告訴記者,聯盟將重點發展在果樹、蔬菜良種引進與創新利用、果蔬良種配套栽培技術研究與應用、果蔬產品保鮮與加工、果蔬產品儲運與銷售等方面的合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